Top

砲台、東便門與鳳儀書院

| 作者


鳳山是一個保留不少清代古蹟與歷史的地方,在前兩篇文章中介紹了鳳山縣城歷史四大古廟。這篇文章是這系列的最後一篇,將會介紹目前僅存的3座砲台、1座城門還有鳳儀書院。這3座僅存的砲台都是在當時的知縣曹謹任內所建的,每一座的外型都針對所在的位置加以設計。而鳳儀書院是目前全台灣僅存的書院中規模最大的。




平成砲台


平成砲台位於曹公廟後面,外型呈現一個接近正方形的四方形。是知縣曹謹於西元1838年(道光18年)時修建。牆面使用咾咕石和卵石搭建,而內部是填土搭建的。原本的砲台是與城牆連在一起,但是現在城牆都已經被拆除殆盡,只剩外側的護城河。我們可以沿著砲台的階梯爬上砲台,模擬古人防禦外敵時的情境。另外古早時的護城河,現今已經過整治,河邊是當地人假日散步的好去處。


澄瀾砲台


澄瀾砲台位於鳳山區立志街與復興街交叉口,古早時候是鳳山縣城的西南角落。和平成砲台方形的外型不同,澄瀾砲台外型是八角形的,最早的牆體是由糯米糊、黑糖汁、蚵仔殼灰等材料製成的,重修的部分是採用咾咕石與卵石構築。砲台除了八角形的外型之外,傾斜的樓梯也是其中一個特色,據說是為了方便將火砲搬運上下才這樣建造。而建築主體旁的小河就是當時的護城河,也是曹公圳的一條支流。

澄瀾砲台側面照

澄瀾砲台前方照


訓風砲台


訓風砲台位於龍山寺旁的鳳山溪畔,這個位置是當時鳳山縣城的東南角。在古蹟修復之前,訓風砲台只剩下有匾額的這面牆而已。後來經過各方的努力與考證下,將它修復成現今的樣貌。砲台外型是一個彎月形,呈東北西南走向,形勢剛好用來防禦東南方城外的敵人。和其他2座砲台不一樣的地方,訓風砲台的門額是面向城內的,上頭有華麗的泥塑書卷裝飾,有機會到現場時可以好好參觀參觀。

訓風砲台(城外側)


東便門(小東門)


東便門是鳳山縣城中唯一保存下來的城門,從訓風砲台沿著鳳山溪往北走一段路就會看到。除了城門之外,還有橫跨鳳山溪的東福橋、城門旁的東福祠。

東便門最早建於西元1804年(嘉慶9年),它是除了大東門之外又額外興建的小東門,可見當時鳳山溪應該有繁忙的商業活動,才會興建兩個東門供人出入。最早的東便門是以砲台或土樓的方式興建,西元1839年(道光19年)曹謹在位時更換了一次門額,民國95年時重修,參考文獻中大東門的樣貌重建東便門。

東福橋是在西元1841年(道光21年)增建的,一直以來都是當地居民常走的通道,在民國90年颱風來襲時被大水沖毀,舊橋墩目前放在東便門旁供人參觀,六角形的橋墩上依稀可以看到古時候搭建的石板橋面。民國95年重修後東福橋之後,現在我們不僅又可以看到當地居民騎車通過,也可以在橋面上欣賞鳳山溪風景。

東福橋

東福祠

水協仔
古時先民用來汲水飲用的工具,現在還是可以使用。可以用來洗手或洗臉。


鳳儀書院


鳳儀書院位於鳳山城隍廟旁,最早建於清代嘉慶年間。原本鳳山縣舊城有一座屏山書院,但毀於林爽文事件。在縣屬移到新縣城之後,一直沒有建置書院。直到西元1814年(嘉慶19年),知縣吳性誠在位時提議建立書院以提振文風,地方仕紳張廷欽、鄭朝清等人協助興建。因為位於鳳山縣署東側,所以命名「鳳儀」。不過在日本統治時期被當作鳳山街役所員工宿舍,戰後書院雖然被政府指定為國家三級古蹟,但是一度被居民占用。目前隨著居民陸續搬出,整修工作也進入尾聲,即將在近期對外開放。

鳳儀書院屬於縣級書院,有超過30個大小房間,除了有官廳,還有學舍、講堂等。另外建築的柱身、門窗、斗拱、剪黏等都保留有清代書院的建築風格,是目前全台保留最好也是最大的書院。

書院外觀

參考資料:
鄭溫乾,鳳山文化采風
台灣大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