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

鳳山縣城與曹公廟

| 作者

鳳山縣舊城南門遺址


「鳳山」這個名詞原為山名,不是地名。指的是今日小港區、林園區、大寮區一代的丘陵地,因為外形類似飛鳳展翅而得名,最早的文獻記載於西元1719年(康熙58年)完成的鳳山縣志中。
        
荷據時期,荷蘭人招徠漢人開墾,多數的漢人移民集中在今日的台南附近。只有少數漢人從今日的高雄登陸,與當地平埔族混居、或深入內陸開墾。鄭成功驅走荷蘭人政權後,以軍屯的方式開發台灣。根據資料,可以確定有一支部隊往鳳山方向屯墾。

鳳山縣城的設置可以追溯到西元1684年(康熙22年)。清朝征服台灣後,在台設置一府三縣,分別是台灣府、諸羅縣、台灣縣、鳳山縣。鳳山縣縣治最初設於興隆莊(今日左營區蓮池潭旁)。後因朱一貴事件、林爽文事件,官署與縣城遭毀,於是又另於埤頭街(今日鳳山區內)設置新縣城,興隆莊縣城便被稱為舊城。



舊城歷史

舊城北門(拱城門)外有泥塑門神

鳳山縣舊城當初設置時,採取不建城牆的策略。主因滿清朝廷認為,若是建立城牆,在民亂頻繁的台灣,縣城一旦遭攻佔,軍隊難以攻城收復。然而在西元1721年(康熙60年)發生朱一貴事件,其同黨攻毀舊城土堡。隔年知縣劉洸泗決定改築土城牆防衛,此是台灣第一座築城牆的縣城。之後隨著時間過去,城牆外又種植刺竹防禦、興建砲台。

西元1786年(乾隆51年)發生林爽文事件,其同黨莊大田攻陷城池,知縣與文武官員多人殉職。事件平息後,官民認為舊城三面環山,敵在外居高臨下。又埤頭街已經商業繁盛,決議將縣署移至埤頭街,於是在埤頭街建立竹城,外圍刺竹,這是鳳山新縣城的設置之始。

雖然新縣城已經設立,但是還是常遭受海盜與山賊騷擾,1805年(嘉慶10年)海盜蔡牽作亂,其同黨吳淮泗響應,攻陷新城。官民又有遷回舊城的想法,然而一直未實際執行。舊城在西元1824年時(道光4年),官民決議重建城牆,採用咾咕石建築,於西元1826年完工,是全台第一座石造城牆。北門外的泥塑門神也是清代台灣城牆中的唯一。

雖然舊城重新建設,但是完工時適逢知縣杜紹祈因病辭官回鄉,官民已無心再回舊城居住,舊城便慢慢沒落。西元1938年(昭和13年),日治時期隨著南進政策發展,左營被規劃為軍港,舊城內的龜山也被規劃為軍事區,清代文物與當地居民被迫遷出。二次大戰後,國民政府來台,也是將龜山周遭劃為軍事區,並在舊城內設置多個眷村。目前看到的舊城遺址只剩清代的石牆了。


新城歷史

鳳山縣新城城池圖

鳳山縣新城於西元1788年(乾隆53年)建立。起初只是以刺竹圍城,於西元1804年(嘉慶9年)增設6座城門,分別是大東門「朝陽門」、小東門「同儀門」、西門「景華門」、南門「安化門」、北門「平朔門」、外北門「郡南第一關」。西元1838年(道光18年),知縣曹謹增建城樓、護城河,興建6座砲台,興修曹公圳。使的新縣城安全性與農耕生產環境大為改善。西元1854年(咸豐4年)增修土牆,建構出靴型(或說元寶形)的城池形狀。

鳳山縣治從舊城遷移過來後,直到日本統治之前,新城一直是台南府城以南最繁榮的城鎮。不僅因為位置居於屏東與台南府城間的要道,商業活動熱絡;也因為知縣曹謹興修曹公圳,讓農業灌溉更為便利。民間信仰也極盛一時,城內有龍山寺、城隍廟、雙慈亭、開漳聖王廟並列鳳山四大古廟。另外,城內的鳳儀書院是目前全台現存書院中,規模最大的書院。

日本統治台灣時期,鳳山進行現代化街道規劃,6座城門中除小東門外皆被拆除。城牆也未被保留下來。目前6座砲台僅存3座,分別是位於縣城西側的「平城砲台」、西南側的「澄瀾砲台」、東南側的「訓風砲台」。不過和舊城相比,新城,也就是目前的鳳山區仍保留較多清代古蹟。


曹公廟

曹公廟

曹公廟舊稱曹公祠,主要祀奉清代鳳山縣知縣曹謹。曹謹在位5年間,修建城樓、護城河、6座砲台,並開鑿水圳,引下淡水溪(今高屏溪)水源灌溉,據說受惠農地達數千公頃。使的農作物從一年一熟增為兩熟,縣民不再因飢荒起盜心。

居民為了感念曹謹政績,在他過世後的西元1860年(咸豐10年),於鳳儀書院內建曹公祠祭祀。後於民國81年,管理曹公祠的水利會替曹謹雕塑金身,以神像取代牌位,並遷至現今曹公廟位置祀奉。

曹公廟對面的曹公國小原為縣署用地,日治時期改為日本人子弟的小學用地。國民政府來台後,為感念知縣曹謹,改稱為曹公國小。校園運動場南側現存一株百年茄冬樹,相傳原為縣署內的植栽之一,非常具有歷史意義。

百年古樹

參考資料:
鄭溫乾,鳳山文化采風
維基百科